男女之間的戰爭,有時,比世界大戰還要驚心動魄。

  劇情是講述一名口音舉止粗俗的賣花女伊萊莎,因緣際會之下,向語言教授亨利.希根學習正統的英文發音,短時間內的密集訓練,伊萊莎成為如上流名媛般出眾的女性。

  全片大抵以三大方向為主,語言、中產階級與兩性平權。

  《窈窕淑女》一片裡,亨利教授是語言學上的大師,重視語言的標準性,光聽人們的發音就可以知道人們是哪裡出身的,他總是喧評的說道,「人們為何糟踏了正統美好的英語發音!」,他認為正統的英文發音,正統的聲調就像音樂一般優美,也許因為本片是從音樂劇改編成電影的,許多部份延用歌唱的部分,所以亨利在抱怨兼歌揚英語的標準發音時,是採用音樂劇的唱歌方式。

  在參加女王的宴會時,亨利以前的弟子以人們說話的發音聲調揭穿人們真實背景為強項,以此做為貴族們的小跟班,當人們問起優雅美好的伊萊莎的來歷為何,劇情中很幽默的讓他透過與伊萊莎的一曲交談,認為伊萊莎的英文太標準,因而得出她不是英國人,而是某一國的公主。此舉不僅顯示出伊萊莎付出的努力沒有白費,也諷刺英國人,英語發音大都不標準。

  我認為,透過語言去區別一個人的地位,其實是很不公平的。伊萊莎出身貧困,家中的父親沉迷酒界,不事勞力賺錢,只憑藉伊萊莎每日卑微在市場裡賣花維生,別說好好學習語言呢,連渡日維生都是個大問題。因為家境的不同,受的教育也有極大的差別,此時再用語言發音來給人們分等歧,無異是一種歧視。語言的標準固然重要,但若以一標準看待評之,反倒是一種集體暴力。無聲,卻非常傷人。

  然,現實生活中的人們,其實是不會特別在意每個音節的發音標不標準,更因為每一區域獨立發揚出的特別聲調,而讓一個語言有了區域性的特色,如人們說的台中腔、彰化腔、台北腔等,明明一樣是國語發音,卻有微妙的發音差距,成為一種有趣的地方特色。如新加坡的英文,融合了新加坡式的語言,政府官方曾一度發言表示,要去除新加坡式英文,往正統發言前進,但台上發言人在結束發言時,又脫口而出了新加坡式的英文。如同文化在進入另一個國家時,會入境隨俗的出現改變,融合成一個新的文化,台灣一些縣市特別有特別的地方腔調,新加坡式的英文,其實都是地方特色了,如果以亨利的語言發音標準來評斷,個個卻成了不倫不類的變質發音。其實只要換個方式想,這些都是時代與地區的特色,而不是區辨人們富貴貧踐的標桿,接受語言的多變式,就算不標準,也是另一種全新的標準。

  區辨貧富的標準下,也看到了70年代的中產階級態況,伊萊莎的父親是個不事生產的工人,他貧困,可是他享樂為上,得過且過,而同時代許多人,如市集的人們,努力的工作賺錢糊口,哪怕只是微薄的薪資,仍是非常的努力。伊萊莎的父親因亨利的緣故得到一名爵士的高額遺產,轉而過著富欲的生活卻高聲抱怨,「是他害我變成了這副德性!從前都是我跟別人借錢過生活,現在卻是人們天天向我借錢!」,多麼糟的觀念啊,卻也透露出,無論在任何時代,中產階級們的生活總艱辛,多麼努力也比不上整天穿金戴銀跑宴會的富貴人家,有的甚至如伊萊莎的父親,放棄一切,選擇了享樂主義,在經濟的重擔壓在伊萊莎身上,其實是很讓人心酸的……


.以前的海報真有趣。

  再者,片中有很濃厚的「爭取女權」觀念。

  片中的亨利教授是很明顯的大男人主義,他對女性充滿了歧見,他認為女性有諸多的缺點,所以他絕對不和女人交往,又反覆的訴唱自己是多麼的有耐心、多麼的仁慈、善解人意,但端視片中的他,對待伊萊莎像是路邊的野草,訓練過程全然無視伊萊莎的感受。片中一幕,亨利要伊萊莎在嘴巴裡含滿彈珠,想藉此矯正伊萊莎的發音,伊萊莎不小心誤吞了一顆彈珠,緊張的詢問怎麼辦,亨利卻一派悠哉,往她嘴裡又填了一顆彈珠,完全沒有擔心伊萊莎吞了彈珠會不會有傷身體之類的問題,繼續他的斯巴達教育,在友人皮克林上校向亨利抗議他對伊萊莎太不尊重了,亨利卻仍然一徑說著他是如此的仁慈,如此的有耐心,他的所作所為沒有絲毫的問題,令人愈看愈生氣。

  成功的從女王宴會裡回來後,亨利高興的說他自己多厲害多高明,將伊萊莎當作是角落的花瓶,無視這段期間伊萊莎的努力。


.伊萊莎改造後的模樣,很清麗呢♥

  反觀伊萊莎,雖出身貧民,但很有自己的志氣,市集賣花時期,便非常的獨立,儘管父親是個酒鬼,完全不事生產也沒有盡到照顧她的義務,甚至是三不五時跟伊萊莎伸手要錢喝酒尋歡,然伊萊莎仍堅強的自己出門賣花。

  中國的舊思想是男主外女主內,男人有賺錢養家的義務,是一家之主,是一家之中的「天」,而女人負責家中大小雜務,照料小孩,卑微的沒有一點實權。這就像亨利的觀念,而伊萊莎扮演突破舊思想,爭取女權的角色,光是自己賣花賺取生活費,就代表有獨立生活的能力,她不用依憑任何人的照料,她是她自己的「天」,她「主動」的為自己的生活改變,當亨利說他有能力可以將她在短時間裡改造成上流名媛,她思考了一下,便馬上穿上她最好的服裝,向亨利要求改造她。面對亨利諸多不合理的嚴格要求,伊萊莎也勇敢的反應,為自己爭取女權,許許多多的衝突,都可以看見伊萊莎不放棄為自我爭取女權的一面,直到最後改造成功後,她放下一切離開亨利家。

  當亨利發現伊萊莎不見,而緊張的尋找她時,他依舊大唱著為什麼女人就是如此,男人就會傾力相挺,他從來不認為自己大男人主義,直至他在他母親家找到伊萊莎,但見她大聲的說「沒有你,我也過得很好!」,聲聲訴說著,沒有亨利,世界的一切正常運轉,不會因他而有任何改變,亨利卻只是發現,他創造了一個女人,獨立自主的女人,他是「創造者」,是「高高在上的造物者」,亨利仍舊把伊萊莎放在低下的位階,反觀亨利的友人皮克利上校,對待伊萊莎如待淑女般親切而始終保持尊重,與亨利形成極大的對比。

  雖然亨利看似沒有改變,但從他低落聽著他錄下的伊萊莎的聲音悵然若失時,又不禁認為,也許,這個大男人主義者,曾幾何時,也被伊萊莎影響而改變了。看似沒有任何改變,但當亨利看著失去伊萊莎的家,只能聽著錄音來回憶過去種種時,就是伊萊莎的勝利了,她以她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份感情。

  21世紀的現在,儘管努力社會不斷地倡導兩性平等,但女性仍常常被視為弱勢的一方,在女性團體也不斷的為爭權女性主權,也許要達到真的兩性平權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,世界的運作瞬息萬變,兩性平等的到來並非不可能,就像伊萊莎磨平了亨利的大男人主義般,令人充滿未知的期待。

╭--呀!以下是劇照!--╮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九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